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纵览运河千年沧桑印记,感悟文化遗产当代价值——外国语学院中外青少年实践基地第二期实践活动:走进北京大运河博物馆

发布日期:2025-03-26 点击量:

2025年3月19日,北京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古都京彩·向新同行”城市科创基地组织26名各国留学生走进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开展本学期第二期国情文化实践活动。此次活动以千年城市的规划新篇的第一课堂学习先导带领学生探访北京城市副中心。在通州三大地标建筑之一——大运河博物馆的参观实践中纵览千年运河沧桑印记,感悟文化遗产当代价值。

作为世界上开凿最早、里程最长的人工运河,京杭大运河历经2500年沧桑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奇迹承载着中国古代水利工程、漕运制度、商贸网络与文化交融的完整文明密码北京作为大运河的北端起点,以其独有的政治文化地位,为世界各国学生全面、立体地了解中国古代工程智慧提供了重要窗口。

汉语系教师和英语志愿者们的双语讲解中各国学生们全面系统了解了自春秋战国时期开始至今2500余年间运河经历的沧桑巨变,生动体会了大运河作为沟通中国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作用,以及在推动北京从北疆重镇迈向国家都城、重塑城市文化的巨大成就。通过观摩古代漕船构件、治水工具、工程模型、外销器物等各类文物,学生增长了对这一世界文化遗产相关知识的了解,同时深化了对大运河在沟通中国南北文化及促进世界文明互鉴作用的理解。

这次实践活动受到学生高度评价。韩国学生沈志修分享道:“大运河不仅是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更是中国中华文明发展的重要见证。” 韩国的崔曙煐表示:“我尤其对古代漕运制度和运河沿岸城市的发展印象深刻。这次参观让我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更大的兴趣。希望以后能深入学习中国的历史,了解更多关于古代交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故事”。

不少学生从中国大运河出发,联想起了自己国家的著名运河,如:不少韩国学生都谈到韩国的京仁运河;来自荷兰的安玉梅介绍了荷兰阿姆斯特丹的王子运河 (Prinsengracht),并惊叹于中国大运河在几个世纪前技术条件十分有限的情况下就已完成,对运河历史与意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未来外国语学院继续依托“古都京彩·向新同行”基地品牌,持续开发“国情文化课程+实践活动体验的育人模式讲好中国科技与文化故事,为世界各国年轻人提供探索中国科技成就与历史文化的机会,激励更多青年为跨文化合作和可持续发展的未来贡献力量。



外国语学院 

2025年3月26